世界从哪里来?上帝存在吗?我是谁?为什么我是人而不是一头大象或者一棵树呢?
相信每个成人都被孩子这样问过。事实上,在大人们还是孩子的时候,自己也问过诸如此类的“幼稚”问题。只不过长大后就丧失了儿童时期的好奇、敏感,沉溺于自以为成熟却是固步自封的生活中,以至于当孩子这样发问时,他们不是没有耐心听完,就是无言以对。
柏拉图说:“哲学始于惊奇。”亚里士多德说:“哲学起源于怀疑和困惑。”如此看来,孩子源自直觉的发问是一种哲学思考。比起大部分习惯于日常生活,懒得再去质疑和追问的成年人,孩子无疑是个天生的哲学家。
3月23日至25日,以“儿童与哲学”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暨亲近母语研讨会在杭州举行,吸引了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一千多名校长和教师参加。
《你大我小》、《狮子和老鼠》、《獾的礼物》……论坛以5位小学语文教师的绘本讲述开场。短小、生动的故事加上老师们绘声绘色的讲述,使小学低龄段的孩子毫无障碍地触及了大与小、生与死、有与无等深刻的哲学命题。著名儿童文学作家、上海师大教授梅子涵认为,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总有哲学,“文学里的哲学就像一列火车,我们坐在车窗旁,火车驶过田野,于是我们看到无限的风光,看着看着,我们会想到很多,这些想法也许就是哲学”。
南京市芳草园小学教师刘颖优雅地带领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们阅读了《我是一只蓝色的猫》、《小猫玫瑰》、《有个性的羊》三个故事,启迪孩子认识自我,成为与众不同的自己。“我是你,我和你住在一起……我不是你,我们喜欢不同的东西……我是你,我也不是你。我是你,我也是自己。”这堂图画书里的哲学课以台湾作家王淑芬的童诗作结,用浅近的语言引领孩子思考深刻的道理。
教孩子学哲学有没有可能?以什么样的方式带领孩子走进哲学世界?这场关于儿童阅读的盛会循着这个逻辑展开。
梅子涵说:“要让儿童从小懂一点生命的意义,懂得承担生命的责任,能够欣赏生命的诗意,最好的方式是把儿童文学带给他。”
文学里有哲学,那哲学里的哲学又是以怎样的样貌展现在孩子面前的呢?
习惯于给大学生讲哲学的同济大学哲学教授陈家琪,面对一群六年级的小学生时难免有点惶惑。他认为,哲学是一种质疑,探讨哲学如同一次冒险。他的意思可能是跟小孩子讲哲学是件冒险的事情,“不能直接把概念抛给孩子,怎么讲,实在是个挑战”。论坛上,陈家琪教授以《哲学鸟飞罗》丛书中《要是我不遵守规则》为蓝本与孩子们探讨秩序、规则、法律之间的关系。“我想哲学无非是想告诉孩子们对同一个问题解释的角度多得很,启发孩子们对这门学问产生兴趣,这应该是我这堂课的意义所在。”
语文教师郭初阳同样用了“冒险”这个词。他说,一堂课就是一次冒险。他给论坛带来的是一堂思辨色彩极浓烈的课:《申辩,从苏格拉底说起》。“我想既然谈哲学,肯定要谈谈古希腊哲学,肯定要回到苏格拉底那里去,所以就想到上这么一节课。”他拒绝了让学生预习的建议,决定通过呈现文本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近先哲。作为一位喜欢思考的新生代教师,郭初阳渴望冒险,他知道孩子们跟他一样,渴望探索未知的事物,所以他认定一个好的课堂一定是一个冒险的课堂。
美国著名哲学家李普曼认为,儿童哲学课的目地并不是把所有的儿童都培养成为哲学家,而是发展他们的批判性、创造性和关怀的思维方式及态度,帮助他们成为有创见、善于思考、更富理性的个体。
不提供答案,但整个世界仿佛因此被打开。也许,这就是哲学。全国特级教师、儿童阅读推广人周益民认为,哲学是一个动词,哲学课就是教师与学生进行的多维对话。
《我可以永远不死吗》、《孔子的伦理哲学课》、庄子寓言《独脚兽与百足虫》,几位年轻的语文教师的确把这样的哲学课带进了小学的教室。
探讨儿童与哲学,实际上也是探讨“我”与哲学,教师与哲学。国家督学成尚荣这样解读这次论坛的主题。从台湾国学家辛意云教授主讲的《慎终追远——孝道哲学溯源》到景德镇国家用瓷研究所所长曾维范《古老的汉字与中国智慧》的讲座,都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意味。
十年间,亲近母语从对母语教育的反思到成为儿童阅读推广的平台,汇聚了一大批以建立儿童本位的母语教育为追求的“点灯人”。
教育不仅作用于人的认识和思维,更要作用于人的人格和信仰,通过教育让每一个个体从自我迷失中走出来,从主体客体对立中走出来,洞察到“天人合一,万物一体”的境界。“教育的目的是让儿童在世界互动中获得良好的心性,拥有生命的智慧。之所以探讨‘儿童与哲学’的主题,是因为我们希望通过儿童哲学教育的探索为教育找到灵魂,而不仅仅是方法。”亲近母语创始人徐冬梅说。
这个世界是成人的世界,可是未来永远属于儿童。今天,当我们试图跟孩子们谈点什么的时候,实际上,我们在与未来交谈。(王珺)
《中国教育报》2012年4月2日第9版